華為斷供次日 《新聞聯播》披露了一則重要消息
美防長:美海軍正打造"未來艦隊",頭號對手中國也無法匹敵 華為芯片斷供次日,《新聞聯播》披露了一則重要消息 崔天凱:美國一些人試圖突破"紅線",當前形勢令人擔憂甚至警惕 楊振寧:中美若發生沖突將是整個人類的災難 美國副國務卿將公然率團訪臺,參加李登輝悼念儀式 王毅:中俄團結如山,友誼牢不可破 中科院院長: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甲骨文最有可能搶走TikTok?看看它給政府送了多少錢 浙江海事局:9月17日在東海進行軍事演習,禁止駛入 美防長:美海軍正打造"未來艦隊",頭號對手中國也無法匹敵 當地時間9月16日,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Mark Esper)在位于加州的智庫機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發表演講時稱,美軍正打造一支"未來海軍力量",即便中國海軍的船艦數量更多,但實力仍然無法與美國相匹敵。 演講中,雖然埃斯珀高調放話"中國海軍實力遜于美軍",但他同時也強調,在目前的大國競爭之中,美國將中國視為"首要戰略競爭對手",其次才是俄羅斯。為此,美國國防部將增加造船資金并持續建設,確保美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美國國防部官網發布新聞稿:埃斯珀闡述如何保持未來海上優勢 在埃斯珀發表演講之后,美國國防部隨即在其官網發布了新聞稿。當天,埃斯珀談到,他所領導的美國國防部正根據國防戰略采取必要措施來應對競爭者,其中包括三項關鍵內容:戰備和現代化、加強盟友合作以及國防部改革。此后,演講重點便聚焦到了中國與海洋領域。 演講中,埃斯珀將中國渲染成美國當前的"頭號威脅者"。他宣稱,中國排在俄羅斯之前,是目前美國的"首要戰略競爭對手"。 埃斯珀聲稱,為了能在2035年之前完成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中國正在投資建造遠程、自動化和無人駕駛的潛艇,利用這種潛艇來對抗美國海軍。同時,印太地區將是"重點戰區",在海洋領域,美國必須做好準備遏制沖突,必要時候要能在海上打勝仗。 "我想說明的是,在海軍力量方面,中國無法與美國匹敵。"埃斯珀放話稱:"即使我們停止建造新的船艦,中國也需要花上數年時間來縮小與我們在公海上的差距。" 埃斯珀強調,盡管如此,美軍仍必須采取措施保持這種優勢,包括建造各類新的海軍資產,將美國海軍的船艦規模擴大至355艘以上,以確保美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說到此處,埃斯珀引入了"未來海軍力量"(future naval force)的概念,聲稱美軍將打造一支新的海軍艦隊,這支艦隊的戰斗人員將會更少,可選配各種有人駕駛、無人駕駛和自動化的海上艦艇以及海底載具。同時,美軍未來的艦隊將擁有一支規模更大,能力更強的潛艇部隊,以及一支現代化的戰略威懾力量。 視頻截圖 截圖自美國國防部官網 近期,有關中美海軍的對比成為了熱議話題。9月初,美國國防部剛剛向國會提交了最新的一份"中國軍力報告"。該報告宣稱,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艦隊",超過了美國海軍;中國目前擁有大約350艘軍艦和潛艇,而美國只有293艘。 埃斯珀當天的表態,其中之意很明顯,雖然美方報告中稱中國有船艦數量上的優勢,但實力上仍是美方占優。"這份報告里沒有提到被計算船艦的類型和能力、船艦操作員的技能水平、船艦領導軍官的軍事能力以及船艦戰斗和保養的方式等內容。" 但與此同時,埃斯珀也透露,為達成打造"未來海軍力量"的目標,國防部仍將增加造船資金,并持續保持這支艦隊的戰備狀態。 根據美國國防部所公布的信息資料,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海軍簽署了一份價值7.95億美元的合同,用于購買新型制導導彈護衛艦的首艘船,并可選擇再購買9艘,總價值近56億美元。這是美國海軍十多年以來,尋求的第一項新的大型造船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9月初的那份"中國軍力報告",其內容是在渲染解放軍多領域領先美國。而到了9月16日,埃斯珀的演講又高調炫耀美國海軍的實力。雖然美國軍方釋放出的信息不同,但其用意卻有某種微妙的相同。 此前,對于美國國防部所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部分內容,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已相繼作出了回應。 9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出,美國國防部的報告同以往類似報告一樣,罔顧事實,充滿偏見。對中國的國防建設妄加評論,蓄意歪曲中國的戰略意圖,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她表示,中國軍力跟美國相比還相差很遠,美國的軍費是排在它后面的近10個國家的總和。美方渲染中國軍力問題無非是為其進一步謀求在軍事領域絕對優勢和霸權制造借口。 9月13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發表談話稱,這份報告美方抹黑污蔑中國和中國軍隊的又一例證,美方連續20年發布此類報告是赤裸裸的霸權行為和挑釁行徑,嚴重損害中美兩國兩軍關系。 吳謙表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中國的軍力發展完全是出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需要,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武器裝備的發展建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原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研制和生產。中國軍隊走向世界,給世界帶來的是安全而不是威脅,是機遇而不是挑戰。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中財網
![]() |